01
中国第一代网红罗永浩在抖音第一次直播,带货1.1亿;“淘宝一姐”薇娅直播卖火箭,售价“只要”4000万;100多位县长、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产品“代言”;董明珠成新晋“带货女王”,直播销售超7亿;刘涛、陈赫等明星扎堆入局,掀起带货新玩法;一些媒体也纷纷“开店”,新闻主播卖货也毫不示弱……
在疫情防控的宅经济“催熟”之下,直播带货迅速在各行各业攻城略地,无论年龄、背景、性别和区域,这期间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在不同场景下被普及了直播,甚至已经成为一股席卷全民的新力量。
可以说,2020年是直播带货元年。
02
时间回到2016年,随着智能手机、4G网络在中国的全面普及,直播行业诞生了超过千余家的直播平台(映客、YY等),收割了超过3.5亿的用户。那一年被称为直播元年。
▲原斗鱼主播冯提莫。
最初的热潮过后,2017年行业就迎来一轮降温,某机构发布《2017中国网络视频直播行业趋势报告》,报告显示,仅仅过了不到半年时间,网络直播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就由2016年下半年的峰值203分钟,下降至2017年年初的182分钟。另有统计数据显示,早在2016年年底,主播们的收入就已经出现缩水,连续数周周下降率都在40%左右。
这个行业又开始被人唱衰,说“直播已死”,许多玩家、资本纷纷退场。
当时的直播主要依靠打赏、广告来变现。随着流量和收入不断降低,我们一度以为直播就要这样落寞下去了,但它其实正在以带货的形式焕发新的生命。
因为直播没有什么技术壁垒,更多属于一个变现工具,任何产品都能加入直播,所以一些拥有海量活跃用户的平台也开始发力直播,直播生态开始有了新的变化。
化妆品专柜的柜台员工李佳琦,在公司的鼓励下开始直播卖口红;淘女郎薇娅,为了给自家店铺拿免费流量,也接受了直播小二邀请……从2017年到2018年,李佳琦和薇娅等人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上的火热,对直播带货行业形成了强有力的推动。
▲李佳琦接受新京报专访
新的格局开始了。
而今年的4月1日罗永浩的直播首秀,我认为是直播带货全民化的引爆点。在那之后,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家、地方官员、明星开启了自己人生第一场直播带货。
03
中国式创业的特色就在于,一旦看到了所谓风口,大家总是会一哄而上。那么,直播带货业未来会如何呢?它能走多远呢?
直播带货其实就是互动版的电视购物,除了互动性更强,它还更加真实,优惠力度更大。最重要的是,你见到哪个电视购物是李彦宏、董明珠这种级别的企业家们亲自给你做推荐的吗?
▲李彦宏直播
直播带货在疫情期间宅经济下“催熟”,且随着5G、VR等技术的发展,直播的体验感会越来越好。因此,作为一种销售场景,我认为直播带货这种形式会长期存在,但是它的热度或许只会持续两年左右的时间。
因为用户是有审美疲劳的,互联网模式也在不断迭代出新。纵观这些年互联网各种营销方式的发展,微博、公众号、社群……都是在爆发后下降再进入长期的平稳期。
那作为商家要不要跟这个风?当然要。就算只有两年,红利抓住了也是好的。但是大家不要舍本逐末,产品的质量和口碑才应该是摆在第一位的,同时要避免促销对品牌造成伤害。因为目前直播带货卖得快而多,主要靠的就是在同等产品中价格更低。等到没有折扣的时候,这些品牌商家会发现产品卖不动了。
所以,面对直播带货这种营销形式,抓住风口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定位在直播方式上做一定的调整,带给消费者除了低价以外的附加价值,而不是一味的跟风促销。
04
当然,直播带货这个风口,最大的赢家还要数每个人背后的平台。
老牌玩家竞争激烈,新的玩家还在陆续涌入。新物种已来,这场盛宴你要参与吗?
部分文章系网络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与交流信息,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【声明】 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
华测检测总裁申屠献忠做客《对话2020》
CTI华测检测总裁申屠献忠表示:希望通过华测人的共同努力,让CTI华测检测发展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检测认证机构,推动中国第三方检测认证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Cololight量子灯,点亮生活中的点滴瞬间
cololight量子灯,由杭州行至云起科技有限公司为苹果手机用户量身打造,融合了人工智能科技和物联网技术,洞察当下流行美学,用创新的设计和炫彩的灯光为用户打造炫彩灯光盛宴,提升用户生活品质,传播智慧生活的理念。
周志国老师股市解析
中国的股市风云变幻着,有很多人在股市的大浪潮中几经沉浮,最终也无法成为股市中的弄潮儿,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参透股市奥秘的人为大家指点迷津,当然也会有人好奇,真的会有人摸得清股票市场的规律,抢占投资先机吗?确有其人,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奇人——周志国。
无奈的关停,美团互助不能承受之重
互联网平台运营的基础逻辑还是轻资产流量变现,一旦要用金融机构的合规要求来规范监管,大多数是承受不起的
—— 更多精彩视频 ——